经验交流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经验交流>>正文

中央部属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亮点摘编

2020年04月13日 00:05  

1.北京大学

创编励志教育读物——《我心所依》,引导和激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创编《学生资助工作精致化探索与实践》系列文集,提出并实践学生资助工作的科学化发展和精致化发展。

2.清华大学

开展“三次谈话”,创新资助育人形式。“三次谈话”指:每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入学,辅导员班主任会找他们单独谈话,了解情况;学生获助后,老师再次约谈,鼓励教育;助学金评定半年后,第三次谈话,跟踪评估。“三次谈话”加强了资助育人成效。

3.北京科技大学

结合实际,科学谋划,制定学生资助工作发展“五年规划”,深化国家新资助政策体系实施效果。

助学贷款工作坚持两个“第一”,即对已获批贷款学生在新学年开学第一个月获得贷款续放,对新申请贷款在开学后第一个月获得银行审批,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安心投入学习生活。

4.北京化工大学

自主开发国家助学贷款网上办公系统,仅用三周就完成了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到贷款合同签订等一系列复杂的手续,节省了人力、物力和大量的时间。

5.北京师范大学

开展“学长计划”,由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学生和新生结对子,从学习、实践、生活和心理等各方面指导帮助新生,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模范作用。

6.北京交通大学

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三个全面、三个确保”的工作目标,即:全面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确保资助体系全员覆盖;全面整合各种资源,确保资源统筹均衡;全面实施教育计划,确保教育与资助并重。

7.北京邮电大学

出版《助学专刊》和《助学导航》,《助学专刊》中刊登勤工助学活动优秀征文,体现了同学虽身处逆境却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助学导航》为新生了解资助政策、程序、途径等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8.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开展“1+1”助学工程。该工程以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为资助对象,学生自愿报名,再由教师选择接受资助的学生,形成教师和学生的一对一帮扶组合。“1+1”助学工程,拓展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形成了全体教师共同关心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好局面。

9.中国农业大学

实施“四资助”模式,全面引导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四资助”即:经济资助、学业资助、就业资助和精神资助。

10.中国传媒大学

专门制作“国家助学贷款表格填写说明”的动画短片,以图文并茂方式帮助学生轻松了解贷款相关表格的填写。

11.中国政法大学

为所有家庭经济困难本科生(含双学士和第二学位)和地震重灾区学生投保了意外伤害保险。

12.中央音乐学院

将新疆籍学生作为资助工作重点对象

1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选拔综合素质高、学习成绩优异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到香港金融领域实习,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国际化发展拓展渠道。

1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开展“暖心工程”,构建更及时、更贴心、更加人性化、充满人文关怀的资助模式。

15.北京理工大学

学生资助工作中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把资助工作作为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坚持把资助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坚持把资助工作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支撑。

16.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搭建“资金资助+勤工俭学+公益服务”三位一体的资助模式,全面提升受助学生综合能力。

17.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提出“认定标准化、资助合理化、管理规范化、育人全程化”作为开展学生资助工作的目标。

18.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工助学实行“双优政策”,即优先推荐上岗,优惠记取报酬。

19.南开大学

坚持在每一学年初举行校内勤工助学招聘会,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前感受就业氛围,得到锻炼,提升自身能力。

20.天津大学

针对未就业的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推出“就业助推项目”,以“六个一”为主要内容,即“向就业困难学生给予一笔经济资助;推荐一套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丛书;举办一系列就业指导讲座;制定一份就业能力培训课程计划;推动“一帮一、结对子”活动;打造一条就业服务绿色通道。”

21.防灾科技学院

成立大学生服务队,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办报刊、办网站等起到良好的培养能力、宣传示范作用。

22.华北科技学院

助学贷款方面做到“四个主动”,即主动开展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主动加强对学生的贷款指导,主动与银行配合,主动承担高校在国家助学贷款办理过程中应尽的义务。

23.大连理工大学

紧密围绕“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成长成才”这一目标,着力突出经济资助和精神激励两个抓手,扎实推进“有偿资助、无偿资助、奖励资助”三类经济资助项目,积极联动“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四方力量,大力开展“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勤俭教育”五项精神激励。

24.东北大学

创新贷款催还模式,逐步探索出“以思想教育为基础,提前还款为促进,就业援助为保障,政策激励为导向,有效催还为关键”的催还工作体系,成立东北大学助学贷款催还工作办公室,做深做细贷款催还工作。截止09年年底,贷款毕业生合同到期人数3566名,还款率为93%

打造资助育人体系,培养学生“六种意识”:即爱党爱国意识、奋发进取意识、自立自强意识、诚实守信意识、勤俭节约意识、感恩奉献意识。

25.大连海事大学

学校本着“待生如子、爱校如家”的学生资助管理理念,建立起“一个中心、两种贷款、三类基金、四种补助、五项关怀”的全方位、立体化的资助管理体系。

26.吉林大学

“十个一爱心工程”内容:构建一张助困网;吃上一颗定心丸;深谈一次贴心话;提供一个好岗位;同赏一轮中秋月;共进一顿年夜饭;给你一件御寒衣;送你一张返乡票;树立一批好典型;放飞一个新希望。

27.东北师范大学

加强信息化建设,建设学生资助信息平台,用信息化手段破解工作难题,提高工作实效。

资助育人“九个一”工程,即:每学期,辅导员与学生做一次深入交谈,组织学生参加一次心理辅导专题讲座,参加一次爱心公益活动;每年,组织学生听一次诚信报告,撰写一份自强规划;四年内,组织学生观看一次高水平的艺术展演,参观一次大型企业,参加一次系统的素质拓展训练,参加一次假期社会兼职实践。

28.东北林业大学

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三个主动”、“五项制度”。“三个主动”,即主动开展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宣传,主动与经办银行沟通合作,主动加强对贷款学生的教育管理。 “五项制度”,即贷款工作动态化管理制度、贷款催收终身责任制度、贷款学生家长信息沟通制度、贷后催收逾期情况统计分析报告制度、催贷工作与辅导员工作业 绩考核挂钩制度。“三个主动”、“五项制度”规范了国家助学贷款的贷后管理,形成了国家助学贷款业务银校合作的良性循环。

29.复旦大学

以“本科助学成才家园”为载体开展勤工助学工作,初步形成了“一纵一横”的体系架构,纵向上与复旦学院助学成长之家和校勤工助学中心双助岗位相联系,横向上以助学社团为抓手,尝试联系到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充分发挥家园的资助育人功能。

30.同济大学

开拓教育书报亭,将校园内书报亭交给在校生自主运作和管理,培养学生自主管理及创业能力。

31.上海交通大学

打造物质资助“爱心工程”,服务管理“数字工程”,勤工助学“寻路工程”,精神资助“育才工程”。

32.华东理工大学

学校成立“勤工助学实业集团”,作为勤工助学事业的一部分,初级目标是勤工助学,长期目标是开拓立业,终极目标是培养人才。集团现有14个门店,600多名员工,完全实现了学生自主经营,自主管理,自负盈亏,不仅锻炼了学生基本技能,更培养了学生商业意识。

33.东华大学

提出并实践“经济保障、精神援助、发展支持”三足鼎立的帮困育人理念,努力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全面发展。“经济保障”,即实践“决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承诺;“精神援助”,即从“关注生活细节、把脉心理健康、激发人生理想”方面给予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零距离的支持,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发展支持”,即从职业生涯所需要的“通用能力、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三个层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未来发展夯实能力基础提供支持。

34.上海财经大学

积极探索建立诚信教育的良性机制,把诚信教育常态化、系统化。结合课程教学,组织辅导同学阅读诚信研究领域的经典著作,引导学生对“诚信”问题进行学术探究,精选学生读书笔记形成了《上海财经大学学生诚信教育读本》,籍此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长效机制。

35. 东南大学

认真做好贷款催收工作,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并建立贷款学生详细电子档案,及时与贷款毕业生及其家长和用人单位联系。同时,印制“东南大学国家助学贷款催缴记录”,向院(系)发放,对每名贷款的同学进行及时、有效的逐次贷款催缴工作。

36.中国矿业大学

坚持将学生资助工作作为学校重点工作之一,深入实施了“四助工程”:即多层次、多角度的经济解困工程;重品质、重精神的感恩励志工程;塑人格、塑人生的成长成才工程;暖人心、促健康的健康身心工程。积极构建财力支持与素质教育并进的“双线资助”模式,切实帮助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健康成长成才。

37.河海大学

组织暑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会实践小分队,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38.南京农业大学

创建“爱心书库”,号召大四毕业生将书籍和其他学习用品捐赠给低年级贫困生,以减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开支,让爱心与知识共同传递下去。09年共募集图书9600余册,总价值达16.5万元,帮助家庭经济困难新生598人。

39.中国药科大学

通过“一份协议书,三封信”的形式,进一步加强了对获贷毕业生的诚信教育。一份协议书,即《中国药科大学获贷毕业生诚信协议书》,督促获贷毕业生按约还款;三封信:向获贷毕业生,获贷毕业生家长以及用人单位分别写了《致获贷毕业生的一封信》、《致获贷毕业生家长的一封信》以及《致获贷毕业生用人单位的一封信》,借助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共同对获贷毕业生进行诚信教育。

学校对于特殊情况的违约学生,如无条件还贷的、有经济困难但承诺还贷的、还款金额差少许尾款的,根据《中国药科大学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基金使用管理办法》,为有关毕业生先期垫付还款。

40.合肥工业大学

勤工助学工作坚持“四化”原则,即工作流程清晰化、工作人员务实化、财务工作规范化、人员管理制度化。

41.中国科技大学

生活援助计划:针对部分贫困生克扣自己饮食的情况,通过学生一卡通观测贫困生的伙食消费,对处于最低消费水平线以下的学生每人每月发放160元的生活补助,直接打入学生一卡通,保证贫困生有足够的营养,健康不受影响。2009年度,共为本科生发放此项补助62.29万元,资助3893人次。

42.浙江大学

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实践项目NSEP,在经济资助的同时,为他们了解社会、锻炼组织实践能力搭建平台,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长远发展的需求09年第5NSEP共有申请项目400余项,立项179个,其中重点项目14个。

43.华侨大学

针对新生开展资助培训工作,在两个不同校区进行针对性培训,解读资助政策,解答家庭经济困难新生普遍存在的疑惑,为他们更好的规划大学生活提供了帮助。

44.山东大学

开展实施“添翼工程”,旨在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2009年“添翼工程”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实施网络综合仿真培训模式,扩大了资助规模、提升了资助成效。

45.中国海洋大学

勤工助学:坚持“立足于校内,着眼于社会;立足于实践,着眼于创新创业”,校内外相结合,充分挖掘校内资源,广泛提供“四助”工作岗位,即“助研、助教、助管、助工”岗位。

资助育人:在每一项奖助学金项目评选结束后,都开展以“知恩、知足、知则”为核心的“三知”教育,引导学生懂得感恩并回馈社会。

46.武汉大学

助学贷款工作:“双重培训”、“双重催收”,即对即将毕业的贷款学生,采取学院负责老师和贷款毕业生双重培训的方式讲解还贷程序和方法;贷款催收工作实行学院和资助管理中心双重催收,加大催收力度,降低贷款不良率。

47.华中师范大学

资助育人:开展“百名教师访百家“活动,即在寒暑假期间,100多位老师分别走访十多个省市的130多名贫困生家庭,为进一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机制,健全学生资助体系积极探索。

48.华中农业大学

拓宽勤工助学渠道,积极开发校外勤工助学资源,合理设置勤工助学岗位,形成了“多样化、基金化、基地化、规范化”的勤工助学工作格局,2009年学校设立了校内勤工助学固定岗位2800多个,60%以上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内都有勤工助学岗位。

4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宣传工作:校资助中心指导自强社创办《自强之声》报纸,建立自强在线网站,在校广播台开辟 “自强之声”频道;社团利用自己的力量,每学期编制《自强风云》刊物,编制《新生宝典》等,引导贫困大学生,寻求自给自足渠道,尽快走向自立自强。

50. 中南民族大学

设置“助研型”勤工助学岗位。

51. 湖南大学

创新资助工作模式,推行“四助”相结合的资助工作模式,即经济资助为关键,精神救助为重点,心理援助为支撑,学习辅助。

52. 中南大学

资助工作做到“三审三严”,一是严格审查学生评选资格;二是严格审核评定程序;三是严格审阅学生上报材料。

53. 四川大学

构建“四结合”资助工作平台,即物质资助、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综合素质培养相结合,推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快速、健康发展。

54. 西南财经大学

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量身定做了“五个一”成长计划,具体内容包括:多途径拓宽勤工助学渠道,鼓励学生每学期做一份兼职;开展形式多样的讲座和培训,每学期重点提升一项能力;为学生搭建平台,鼓励学生每学期参加一项社会实践;设立爱心基地,开展爱心活动,引导学生奉献一份爱心;帮助学生树立感恩意识,表达一份感激。

55. 西南民族大学

按照“确立一个目标,抓住一个重点,加强四项管理,严格一项考核”的管理思路,开展学生资助工作。“一个目标”指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一个重点”指抓好国家助学贷款;“四项管理”指学生“奖、勤、助、补”工作管理;“一个考核”指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各项指标考核。

56. 重庆大学

对没有按时还贷的学生进行多渠道催收,包括见证人催收、学院催收、资助中心催收、经办银行催收等,催收方式灵活多样,如电话催收、信函催收、网上催收等,取得了较好效果。

5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宣传工作:每月编印《资助导报》,每宿舍一份,全方位详细介绍国家、学校和社会各类资助政策。

58. 陕西师范大学

设立勤助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制定办法,每年划拨50万元,鼓励学生以团队形式申报项目,要求每个团队中必须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科研助学形式,激励和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5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资助工作的“一二三四”,即明确一个重点(以国家助学贷款为工作重点),开拓两条渠道(常规工作中依靠校内、校外两条资助渠道),做到三个结合(实施资助工作过程中做到“解困”与“育人”相结合,“集中资助”与“分散资助相结合”,“组织资助”与“同学互助”相结合),实现四项要求(资助工作要“早、快、 准、细”)。

60. 长安大学

1+2+2+1”的全程化资助教育管理模式,即建立一个档案(贫困生档案),开展两类教育(信贷知识教育和诚信教育),落实两个联系(与家长和用人单位的联系),强化一个免疫能力(对信用缺失的免疫)。

61. 北方民族大学

“一二三四”助学模式,即坚持一个宗旨(资助和励志),规范两项管理(信息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开展三项工程(疏困工程,励志工程,成长工程),建立四个渠道(国家资助、社会资助、学校资助、学生自助)。切实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际问题,提高助学工作管理水平。

62.西南交通大学

设立学生资助事务服务大厅,构建了一个全方位、全天候、便捷的学生资助工作服务平台。大厅可以进行资助体系中各项工作的咨询和服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在这里享受到“一站式”服务,确保高效完成学生资助的每一项工作。

 

 

 

 

上一条:中山大学贯彻“四个精准”推动资助工作提质增效

关闭

Copyright © 2010 Guizhou Minz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贵州·贵州民族大学 |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 邮编:550025 电话:0851-88923718 黔ICP备09004742号-1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