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自2008年起就开始探索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和科学管理制度来提高资助管理的效率,加强资助工作的精准度。在近10年不断摸索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依托系统海选,量身订制纠偏,权衡轻重加权,助后跟踪校验的“四步走”精准资助模式,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圆梦。
一、依托系统海选
将大数据运用在学生资助工作中,将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和受助学生的精准度。为此,西北师范大学开展了基线调查,对现行资助政策体系进行了绩效评估;结合高校惯用的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原则、程序、标准和方法,确定了新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建立了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经济状况量化评估模型,包括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和学生在校消费状况两个子模型,其中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评估模型由个人基本情况、家庭直系亲属基本情况、家庭经济状况、资助申请意愿等4个一级指标,学生本人健康情况、父母健康及受教育情况等11个二级指标,是否为“精准扶贫户”“建档立卡户”“低保”等26个三级指标组成,学生在校消费状况评估模型由“是否使用高档手机”“是否出入高档娱乐场所”等11项主要观测点组成。在此基础上,学校自主研发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系统”,该系统借助互联网平台,采集在校大学生的家庭经济信息,对其经济状况进行客观、全面的量化分析,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筛选和认定的信息系统。每年新生入校,学校将利用该系统对全校新生进行摸底“海选”,为精准资助迈出了第一步。
二、量身订制纠偏
学校一方面依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系统”进行普查,用大数据提高认定的精准度。一方面通过关键词搜索,进一步筛选少数特殊困难学生,为他们提供“私人订制”式的服务,提高资助的精准度。在这部分受助学生中,有的不能及时提供贫困证明材料,困难认定不准确;有的家庭发生的突然变故,没有进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系统”;有的没有提出资助申请的等等。学校利用关键词搜索,进行第二次甄别筛选后根据个别学生的特殊问题,提供富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一方面为学生开通“特事特办直通车”,直接联系学生本人提供资助;一方面为学生设立“困难救济爱心伞”,为发生意外、出现变故的学生统筹协调校内校外的各方资源进行的帮扶;一方面为个别家庭困难但未能入库的学生争取“社会资金援助包”,为贫困学生雪中送炭,解燃眉之急。
三、权衡轻重加权
学校在分配资助金额的过程中,一是整合全校各方面的资金,统筹安排,统一规划,同时下发,现已形成制度,做到更加规范的分配;二是根据贫困库中认定的“一般贫困”“贫困”“特别贫困”学生占各学院学生总数的比例分配,做到更加精准的分配;三是给予各学院适当的调整权限,在资助总金额不变、资助要求不变的大原则下,适当调控受助人数、金额,做到更加有效的分配;四是根据各学院学生的表现情况,灵活地分配各类社会助学金的名额,对贫困学生进行精准帮扶的同时,更加注重思想行为的引导,为营造良好的助后育人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到更加完善的分配。
四、助后跟踪校验
为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系统”后期跟踪管理工作,学校将经济困难学生家访作为后期校验认定结果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列入学生资助常规工作,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赴省内外各地开展家访活动。学校利用“五一”、国庆长假和暑假,组织学生工作专兼职干部和社会实践小分队对不同地区的受助学生进行走访。安排各学院将受助学生的家访与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相结合,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访,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精准资助、精准分配资金提供了事实依据。
通过“四步走”精准资助模式,学校资助工作做到了三个实现。一是实现了从配额认定到全员认定的转变。系统在全校范围内按统一尺度进行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全员认定),摒弃了依靠工作经验和主观判断的传统方式,改变了以往按照学生名额和比例划分资助名额的传统作法,达到了“应助尽助”的资助目的。二是实现了从主观认定到主客观认定相结合的转变。该认定体系将量化测评模型测量结果与班级评议小组评议结果相互结合来认定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三是实现了“边缘人群”的有效区分。由于系统具有量化特点,所以在“边缘人群”区分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同时,为确保认定结果客观公正,在量化区分的基础上,还可借助班级评议分值实现“边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界定。系统开发人员逐年对系统进行满意度调查的结果显示:学生、班主任、辅导员分别对系统的满意度在96%、95%、97%上下浮动。